查看: 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朋友圈》2018特辑|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袁智勇:什么叫立体定向放疗?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4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8:0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辽宁广播电视台《健康朋友圈》栏目、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辽宁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主办,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沈阳市肿瘤医院)、沈阳市抗癌协会承办的,2017辽宁盛京肿瘤多学科精准治疗高峰论坛暨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近日在辽宁沈阳召开。数百位国内顶级医疗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盛况空前。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辽宁广播电视台《健康朋友圈》栏目,全程参与录播并精心策划、分享大型电视论坛尚书和他的朋友们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精准规范 合作发展,会议期间,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院长、沈阳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颜鸿飞教授;辽宁广播电视台《健康朋友圈》栏目制片人 王丽姝女士;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徐惠绵教授;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莉莎等多位嘉宾上台致辞并作主题分享。

辽宁广播电视台《健康朋友圈》栏目作为一档拥有百万粉丝群,以及省内最权威的专家阵容的大型日播养生脱口秀节目,我们一直在做最值得您信赖的“健康点子王”。
   除此之外《健康朋友圈》栏目将会在明年举办大型医疗领域高峰论坛、大型线下活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1、论坛嘉宾
大会名誉主席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徐惠绵 教授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院长
沈阳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颜鸿飞 教授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莉莎


大会共同主席
辽宁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会主委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疗中心主任
李光 教授


辽宁广播电视台《健康朋友圈》栏目制片人
王丽姝

大会主席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主委
冯济龙 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兼放疗科主任
刘士新教授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兼肿瘤科主任  
王若雨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袁智勇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
傅深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肺癌专科主任
何健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梁军 教授

鞍钢总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  
吴登斌 教授


大会共同主席
辽宁省肿瘤医院内科三病区主任  
白维君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放疗科主任
赵玉霞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兼胸部病区主任  
于洪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放疗科主任
邹丽娟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内科二病区主任  
马锐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头颈病区主任
李霞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  
张勇 教授


丹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放疗科主任
金京哲 教授


沈阳军区总院 放疗科副主任
郭占文 教授

2、大会实录

尚书:今天我们请到了天津市肿瘤医院的袁智勇教授,也是我们放疗科的主任,是我们立体定向放疗带头人之一。先给我们咱们老百姓科普一下什么叫立体定向放疗?

袁智勇:你算问对人了,什么叫立体定向放疗,首先我讲一下什么叫常规的放疗。实际上放疗技术发展地非常快,我们常规的放疗是二维的放疗,或者三维的室心放疗或者条件放疗,那么立体定向放疗它就通过图像引导的技术,通过照射的机器,它会在空间不同的角度,把射线集中在肿瘤上面,所以它从立体的方向把射线聚焦在肿瘤上面。

尚书:有一个空间感了。

袁智勇:对。比如说举个例子,你小时候玩过放大镜吗,拿放大镜点火柴头。

尚书:对,把这个光聚焦。

袁智勇:报纸肯定是能点着,我们这个立体定向放疗原理跟这个完全是一样的,就是把这个设想的能量集中在一个点上,集中在你需要治疗的这个点,射线经过这个区域剂量就比较低,这样正常器官就可以把握的比较好,这就是立体定向放疗的基本原理。


那么立体定向放疗实际上最早是在1969年在瑞典的卡罗琳斯卡,瑞典卡罗琳斯卡这个医院有一个神经外科教授叫Lars  Leksell,他们神经外科一个大牛。那么他作为一个神经外科的教授,很多疾病他不能解决,比如说像比较大的垂体瘤,比如像颅底的耳听神经瘤,还有三叉神经痛,还有听神经翘瘤。这种病呢,位置比较深,如果做手术的话,风险很大,那个瘤子卸下来,那个人也差不多了。

尚书:功能会受影响。

袁智勇:或者听力丧失,面神经瘫痪,比如说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姑娘,面瘫了。

尚书:没有微笑了。

袁智勇:那就没有微笑了,那怎么办。他就想我们能不能用非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疾病,他就发明了γ刀,γ刀就是立体定向放疗最早的技术,它是通过物理的固定方法,在患者的脑袋顶上打四个螺丝钉,当然有点可怕。螺丝钉固定好了以后,通过螺丝钉固定好这个坐标,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肿瘤的位置,利用206个骨源,骨源我们知道骨髓放射性元素。


袁智勇:来照射这个肿瘤,所以立体定向放疗是从神经外科开始的,主要做颅内和颅底的,外科不适合做的这些病人,刚才讲的这几个病,听神经瘤、垂体瘤、三叉神经翘瘤,包括脑膜瘤等等。

袁智勇:那什么叫sbrt刀呢,大概在1990年代以前,八几年斯坦福大学有个神经外科教授艾德伦,这个人是个德国后裔,也是个天才,他在哈佛大学上的医学院,然后去了斯坦福做教授,那么他在80年代的末期去了瑞典的卡罗琳斯卡去学γ刀,它发现有很多不方便。第一,谁也不愿意在脑袋顶上打四个螺丝钉对吧。

还有一个尤其对小孩子,你在脑袋上打四个螺丝钉,在那里面治疗,他觉得很可怕的,这是不方便,有一定的创伤。那么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就是γ刀这种治疗方法的话,它只能单次治疗。

袁智勇:为了第二天要再做你再打螺丝钉吗,估计人都会说NO,我不要治了。那怎么分次治疗,对于大肿瘤,我们单次照射的话损伤很大,然后就有了这个理念以后,就有了新的立体定向放疗,专门一种叫法叫sbrt刀,立体定向放疗刀变成不需要打螺丝钉,用面网固定,然后可以每天做图像引导,以前γ刀是没有图像引导的这个技术,那做了图像引导以后,我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可以随时看到病人的位置有没有变化,病人的位置变化了,我就知道肿瘤有没有移动,随时来调整治疗的方向和治疗床的位置,而且它的精度很高,可以达到一个毫米以内的误差,这个时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1999年,sbrt刀就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可以做颅内的肿瘤。后来他又发明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说颅内可以了,体部可不可以做治疗,那体部的治疗远远比路内要大,为什么?打个比方,你肺部的肿瘤,你会喘气吗,你不喘气你就不坐着了。

袁智勇:那你在喘气的时候肿瘤也会移动,那怎么办呢?他们就把巡航导弹的技术拿过来,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巡航导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个飞机你对着另外一个飞机发射一个巡航导弹。无论是任何方向,你都要符合力学原理对不对,我会计算下0.2秒,或者下0.3秒你在哪里对不对,而且我可以修整我的角度,不停地探测你运动轨迹的变化。所以我们肺部的中流不停地在运动对不对。

尚书:在呼吸过程中。


袁智勇:我们也去预测它呼吸运动的轨迹,会预测它的位置,然后去引导照射的设备、射线,去运动中进行照射,这就是sbrt刀神奇的地方。所以为什么说它是巡航导弹,就是这个原因。那么它解决了肺的问题,肝脏也是一样,你喘气的时候肝脏也是运动的,包括胰腺、肾上很多都是移动的,所以有了呼吸同步追踪以后,就解决了通过呼吸运动肿瘤治疗不准确的问题。

尚书:今天听了袁教授讲,从一个我对放疗的理解,从一个简单的靶区、治疗区,现在已经都能够精准达到一个随着呼吸频率运动追踪的一个效果。所以说我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听了这期节目以后,还是会有很多的兴趣和疑问,我也欢迎观众朋友们在这期公众号下留言。











Show Time
播/出/时/间
首播:每晚18:00
重播:次日06:50
关注辽宁广播电视台北方频道
《健康朋友圈》

今日冬至|送您一份宝宝冬季呼吸道防御手册!
【投票入口】健康舞城际争霸赛,动动小手选出擂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00:40 , Processed in 2.1037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